财经发现,再融资新规2月17日出台后,截至7月末,定增发行规模同比下滑53%,可转债规模的同期增幅则超120%。与此同时,可转债的融资占比显著提升,从2015年的0.58%提升到了2016年的1.07%,今年6月中下旬则达到了3.7%。可转债正在取代增发,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新选择。
“可转债正处于爆发期,上半年公布的预案已有2000多亿元。”北京一位专注于再融资的机构部门负责人向财经表示。
中证转债(312.6072, 3.67, 1.19%)指数自5月份出现低点后一路高歌猛进,转债基金收益纷纷由负转正,不少转债涨幅甚至高于正股的涨幅。
除了转债整体发行规模较往年大幅提升外,单只转债的发行金额也在不断创新高。光大银行(4.300, 0.04, 0.94%)(601818.SH)今年3月的300亿元A股可转债已完成发行,成为史上百亿可转债预案的其中之一。
不过,相对海外市场,A股可转债的市场容量还很小。
可转债扩容提速
证监会2月17日宣布,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部分条文进行了修改,以遏制定增;同时发布的《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则明确,将限制定增的规模、周期和资金用途。
上述再融资新规的发布,使得可转债市场迎来了新机遇。“监管层对可转债延续了前期的支持政策,不少企业纷纷加入了可转债的融资队伍。可转债市场获得较快发展,一定程度上为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的投资人提供了获取超额收益的渠道。”博时转债增强债券基金经理邓欣雨便对财经表示。
历史上看,定增是为重要的再融资方式之一,特别是在去年,定增占到再融资的比例超过85%。但再融资新规发布后,今年来定增的数量和规模大幅下滑,截至7月末,定增发行总规模为4249.57亿元,同比下滑53%。
数据同时显示,可转债市场正加速扩容。仅仅上周,国君转债(123.940, 2.74, 2.26%)、宝钢可交换债(EB)上市,亚太股份(10.140, -0.20, -1.93%)可转债过会、桐昆控股启动10亿元EB发行程序、平安银行(11.150, 0.11, 1.00%)拟发行260亿元可转债。
统计进一步显示,7月以来,新增可转债预案10家,计划发行规模达68.6亿元,目前等待证监会审批的可转债公司超过80家,计划发行规模接近2200亿元。
截至发稿,8月2日晚间,韶钢松山(5.970, 0.26, 4.55%)(000717.SZ)公告称,拟公开发行EB;创业(10.960, 1.00, 10.04%)(002797.SZ)公告称,EB发行取得深交所无异议函,玲珑轮胎(18.920, -0.45, -2.32%)(601966.SH)公告可转债获得受理。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总共有66家上市公司发布金额高达2102.39亿的转债预案。其中,已通过证监会批准或已拿到批文的就有6家,预计发行233.23亿元。
除可转债整体发行规模较往年大幅提升外,单只可转债的发行金额也不断创新高。史上百亿可转债预案仅10只,其中1只为今年3月份发行的光大银行可转债。
兴业证券(8.070, 0.03, 0.37%)表示,可转债具有四大优点:不会出现资金滥用情况;转债定价是发行公告时才定,有效抑制了定增中的折价问题;有利于鼓励长效机制,因为需要发行半年后,才有机会转股,如果要提前,需要股价上涨以触发条款;四是转债是公开发行,可以更好避免,同时中小投资者可以参与进来。
不过,一家梯队公募基金固收老总向财经表示,可转债相比去年低点确实有一定回暖,但据其观察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扩张。
国信证券(14.460, -0.02, -0.14%)分析师董德志等分析,如果后续可转债项目能依照光大转债(115.810, 2.10, 1.85%)的项目周期(180~190个交易日)计,则在2017年3月之前的预案基本能在2017年发出。而统计也显示,2017年3月前发出预案的项目有29个,上半年仅发行7个。
“我们认为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监管层没有意识到可转债的一级市场爆发速度会如此之快;二是由于监管层担心在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背景下,密集的可转债发行会扰动资金面。”董德志也表示。
股再融资换角弃定增择转债 安徽大时代可转债基
百色其他商务服务相关信息
11月29日
11月11日
11月8日
10月27日
10月21日
9月26日
9月25日
8月21日
8月11日
8月3日